課程1:台灣眷村印象
外台會秘書長周思諾,以眷村田野工作者的角度講述台灣眷村的現況、歷史上外省族群到台灣來落地生根的背景與發展,讓學員能夠在第一堂課程的知識性講授中學習到關於台灣眷村的基本知識。
課程2:眷村集體記憶的再現與形構
邀請社會學博士吳忻怡以文化再現的角度,討論眷村文化在媒體上、在各種文化創意產業的興盛過程中,是如何被民眾閱讀、被大眾理解。
課程3:從《我的小革命》談社會觀察與公民寫作
邀請資深媒體人高有智,以自己從媒體觀察角度,理解社會,並將這些以公民寫作的方式產出的文章,集結而成為一系列的《我的小革命》書籍出版,藉由書本的閱讀,讓台灣民眾有機會認識更多面向的社會角落。
課程4:用鏡頭留住光陰:各地眷村影像的紀錄故事
邀請眷村攝影師李俊賢,以台灣各地眷村照片的影像分享,讓學員們在兩小時的課程時間中,看遍台灣從北到南各地不同眷村的建築形式、文化特色,也看盡台灣眷村從興盛、蓬勃,到面臨拆遷、消逝的歷史過程。
課程5:外省文學作品賞析及導讀
邀請駐營講師,同時也是台灣新生代作家楊佳嫻老師,帶著營隊的學員從白先勇、李渝、朱天心、駱以軍、袁瓊瓊....等眷村作家的文學創作中,賞析「外省人」從戰後流亡到台灣成長,根據各自不同的經驗、不同的筆觸所創作、描繪出來的文學世界。
課程6:穿越時空,我們採擷
從一個地方走過,意味著什麼、能留下些什麼?
鄭美里老師的這堂課,將從照片故事的賞析、書寫出發,談到如何記憶一個地方、和一個地方發生關連,並延伸為創作的各種可能。
課程7:從眷村回來,有一首詩
由楊佳嫻分享自己的詩文創作經驗,並藉著新詩的表達方式,讓學員嘗試將文字簡約、將文字的情感濃縮,將所有的感受都創作成為一篇篇不同的文字韻味。
活動 1 :遇見你,遇見我
透過幾個小遊戲,讓學員彼此互動、認識,並啟動記憶旅程,讓學員體驗說故事和聽故事的樂趣及魅力。
活動2:【童年往事】我的眷村電影夜
預計邀請眷村出身的侯孝賢導演,藉由自己的幼時經驗、電影創作的動機,和學員們分享【童年往事】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創作的過程,以及「用影像述說眷村故事」的拍攝心情。
活動3:北投中心新村走訪及導覽
首先由在地社區工作者張聿文帶領學員走訪北投中心新村,簡介中心新村的文化及環境,之後由各組輔導員帶開各自的組員,進行文學的創作及足跡體驗,一整個半天的走訪時間,相信能讓學員對北投中心新村的眷村文化、眷村氛圍能有更深的體驗。
活動 4 :色聲香味觸—書寫引導與實作
鄭美里老師將帶領學員由自己走訪眷村、實地參訪的經驗,透過不同方式的感官記憶與自身生命經驗或想像連結,發展為文字創作/記錄,或文字與圖像、文字與其他媒材的複合文本。
活動5:劇場教學與「我們的光陰故事」戲劇演出
邀請對於劇場教學有豐富經驗的魯仲蓮老師,從肢體練習和編劇指導開始,帶領學員在營隊結束的最後一個晚上,以團體即興表演的方式,成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眷村之夜」短劇表演活動。
活動6:同學們的眷村繪畫創作
在前兩天的課程和走訪過程中,究竟大家最有印象的是眷村的哪個形象、哪件事? 藉由團隊繪畫創作的過程,讓學員們將自己的眷村印象繪製進畫紙裡,同一張畫紙,綜合了每一個組員們不同的眷村印象,成為這個營隊最為繽紛的集體創作成果。
活動7:成果發表與講師講評
經過三天兩夜的眷村文學洗禮,學員們將呈現各組奮戰三天兩夜的成果,各組將發表各組學員們在營隊期間所創作出來的作品:眷村故事極短篇、眷村散文、我的眷戀新詩。此營隊所創作出的文學成果,將由專業文學創作者評審團的專業老師評分,並給予每個同學建議。